23年结束国内论文被撤稿近万篇武大、山大等院校尴尬上榜

,从专科到博士,论文难度,层层递进,含金量越来越高,作用越来越大,能够带来的好处,越来越多。

23年8月份,关于我国论文的撤销数量,就已经达到了4000篇左右。引起了一波不小的讨论,不知道23年结束的时候,能达到多少。

现在23年结束了,新的数据也已经出炉。相关教育部门,要求各大院校自检自查的消息里,带着愤怒,也就能理解了。

近期,应该不少同学们,都看见了教育部门说,撤稿论文,各大院校要自查质量的消息。给学校这样的压力,也是因为这次的数据,着实有些难看了。

在公布的论文撤稿数量排名国家中,我国榜上有名。前4名分别是沙特阿拉伯,巴基斯坦,俄罗斯和中国。

我国的撤稿数量占比,达到了23.5%。难看是真的,也难怪相关部门生气,且被撤稿占比较多的院校中,不乏985名校。

被撤稿的近1万篇论文中,其中武汉大学,山东大学,河南财政金融学院,和陕西中医药大学等论文占比较多。

这种情况,对于我国的学术研究和声誉,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。对于学术环境的构成,和未来的检查来说,也是一个挑战。

论文被撤稿的事情,算是正常。有同学们不能理解,为什么23年,相关部门会如此紧张,是想要整顿学术界,还是有一些其他的原因?

对于这一点,笔者的看法是这样的。虽然论文因为数据,因为质量等问题,被撤稿是可以理解的,但23年的撤稿数量,有点过多了。

对比一下往年的数据,2013年的时候,论文的撤稿数量还没有过2000,从2018年开始,撤稿数量逐渐突破2000篇。

在2022年,被撤稿数量,直接破了4000篇。但近些年,我们科技发展迅速,生源数量越来越多,毕业生数量也急剧增加。

按照正常发表论文,和被撤稿的比例来看,2022年,过了4000篇,也能够理解。从2013年,到2022年,被撤稿的数量,近增加了4000篇左右。

但23年一年时间,被撤稿的数量,就达到了10000篇左右。对比2022年,直接翻了一倍多,这个数量,就值得关注了。

水分和学术环境的问题,被抬到明面上,也是对未来学术环境督导的一个手段。那么,被牵扯的学校,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

武汉大学,和山东大学,都是985院校中的佼佼者。论文水分大,一般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,老师也不会很严谨的检查,差不多就能毕业了。

985院校出现这种情况,确实不应该,但仔细一想,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的产生。

学校门槛越高,毕业的门槛也就越高。有些学生本事跟不上,就想着一些投机取巧的方式,论文的数量和质量,也就受到了影响。

另外,身为院校的老师。需要论文的数量来支撑工作,评优评选,晋升等等,都和论文数量相关,也就比较容易出现,要数量,不要质量的情况。

当然,这个不能成为论文被撤稿的理由。论文质量的问题,还是要有一个详尽的,可行性计划出现才行。

为此,武汉大学因为学校的孙圣荣和汪长华等人的多篇文章被撤回,也感觉到脸上无光,对次进行了整改。

山东大学也在近日,对全体的教职医务等员工,和研究生们,开展了论文的梳理工作。河南也同样开始严厉的打击“论文工厂”。

面对这次论文被撤稿的风波,网友的反应还是很大的。自己检查,网友担心不能够达到效果。有网友表示,要查就彻查。

为什么造假,造假之后得到了什么好处,得到了什么职位上的回馈,得到了多少资金上的支持,这些都要查出来,然后逐一扣除,并且进行处罚。

网友的提议,笔者觉得,其实是有可行性的,且是有必要的。只不过,行动起来,工作量很大,且学术的问题,有一定的不确定性,很难定位。为此,是不是能够顺利实施,不确定。

但这次的事情,也释放出来一个信号。未来对于论文的检查,会越来越严格。那些有着侥幸心理,试图滥竽充数的人,要做好心理准备了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